8月2日,山东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开始投档,在众多招生院校当中,独立学院最为忧虑的。从2012年开始,独立学院“摘帽单飞”,不再发“母体学校”学位证书,而是发放独立学院学位证书,再加上公办民办性质还未厘清,高昂学费,独立学院在今年招生中感到刺骨寒意。“成人礼”已经到来,但作为“主角”的独立学院却还未决定该何去何从,可这道必答题却必须进行回答。
独立学院“饿得慌”
2012年起,独立学院要自授学位证书,可现实是独立学院在公办母体院校“庇护”下长达十几年,“长大未成人”,如果校名中失去母体院校那诱人的前缀,独立学院真能挺住吗?
8月2日,在专科录取刚刚启动之时,今年本科录取也将进入尾声,在之前进行的山东二本一次征集志愿中,有104所院校理科和119所院校文科“零投档”,其中超过9成为独立学院。
而根据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二本第二次征集志愿院校专业计划情况,记者发现,与今年省内公办本科院校招生形势大好不同,省内独立学院成为绝对的征集志愿招生“大户”。当大部分公办高校招生计划数都为个位数或两位数时,所有独立学院招生计划都是三位数,一些学校总招生数甚至超过四位数,如果第二次征集志愿还未能录满,独立学院将会进入“寒冬”。
文凭变脸,考研成出路
青岛工学院今年的毕业生五洲丰,已经无法像师哥师姐一样拿到含金量颇高的“中国海洋大学(微博)”毕业证和学位证书,只能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的两证,但五洲丰对此已经感到知足:“好歹上面还有中国海洋大学的字样,2011级学生只能领‘青岛工学院’证书,彻底找不到海大,含金量更低了。”
五洲丰是在2008年高考(微博)时,报考了当时的“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分数线卡着二批线的五洲丰之所以选择读三本,就是冲着海大名头来的。他还庆幸自己可以“以二三本的分数入校、拿着一本名校的文凭离校”。
可同样是在2008年 ,教育部发布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规定从2008年新生开始,独立学院不能再颁发母体院校学位证书,要独立发证,当时刚入校的五洲丰起初并不是很在意,可是临到毕业,才意识到文凭含金量的重要性。
“我去招聘会上求职,说‘青岛工学院’,人家都不知道。我现在已经考上研究生,但如果和别人交流起本科毕业院校来,我还是很尴尬,觉得名不正言不顺,只能含糊回应。”五洲丰表示,很多独立学院学生在确定“文凭”变脸后,都把考研当成出路,他班上35名学生,有25人考研,包括他在内的10个人考上。
姓公姓私仍是笔糊涂账
“怪胎”——省内一所独立学院的副院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脱口而出这么一个词语来形容独立学院,他认为独立学院已经成为一个“似民似公”又“非民非公”的第三类院校,究竟是姓公还是姓私,已经困扰独立学院很长时间,但至今都没有答案。
据这位副院长介绍,教育部《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并未明确规定独立学院的性质,上面规定独立学院是由私人或企业出资,采取民营机制管理,但从事的是公益性教育活动。
2011年 ,由原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改制而成的青岛工学院正式揭牌,青岛工学院也成为山东省第一个通过国家教育部评估,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民办普通高等院校,而省内其余独立学院则是按兵不动。青岛工学院改名后第一年招生便遭遇“滑铁卢”,今年在二本招生中也是“严重不饱”,现在只能寄望于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该校招办一位负责人表示:“像我们这种刚改名的新学校,社会了解度不高,阵痛是难免的。但与其他民办院校比起来 ,我们毕竟还有海大帮扶底子在,所以对招生前景还是持乐观态度。”这位负责人坦言,独立学院现实处境比较尴尬 ,比学历比不过传统二本类院校,比技能比不过专科高职类院校,如何发展特色专业和教育才是独立学院发展之路。
靠高收费维系生存
每年上万元到几万元的学费,比公办院校至少高出一倍多,这也是独立学院长久以来被饱受诟病的地方。
可独立学院也有自己的苦衷:不能像公办院校一样获得国家财政支持,只能依靠学生所交的学费来维系生存。一所独立学院党委书记透露,独立学院所收取的学费并不是只供自身发展,母体学校每年还要从独立学院收取动辄几千万元的管理费。在资金短缺局面下,谈何提高科研实力和教学质量?
但因为收费过高、办学又难言特色和优势,便有舆论将独立学院称为先天不足、贩卖文凭的“畸形儿”。“独立学院应该借独立之机,抛开以前的学历‘情结’,打造属于自己的教育品牌,以办学质量赢得受教育者的欢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建议。
全省有12家独立学院
在青岛工学院独立为本科民办高校后,山东省内经教育部批准独立学院还有12所,分别为:中国石油大学(微博)胜利学院、烟台大学文经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泰山科技学院、山东经济学院燕山学院、青岛农业大学海都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历山学院、聊城大学东昌学院、济南大学泉城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