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坚持依标施考,发挥育人导向,在保持题型、题量稳定的基础上,强化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注重考查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助力高质量人才选拔。
一、以史育人,培养有理想信念的时代新人
(一)学史增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丰富的育人资源。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24题通过展示新石器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遗存,要求学生利用对史前时期典型器物的观察,理解早期农耕文明突破地域限制形成文化共振的史实,揭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逻辑,引导学生感悟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树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自豪感。
(二)学史崇德,厚植家国情怀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4题以抗战胜利前夕至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后勤工作部署设置情境,考查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表现出的卓越领导力和战略智慧的深度认知,引导学生感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启迪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三)学史力行,培养使命担当
当今世界局势变化深刻复杂,新中国史的考查关注中国同世界的联系与互动,引导学生认识新中国如何在时代潮流中不断把握主动、赢得发展的历史逻辑,提升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2题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美国对老挝的政策为问题情境,以中美对老挝政策的发展演变为主线,考查学生对比分析冷战背景下中美外交政策异同的思辨能力,对霸权主义、冷战思维对地区和平稳定的危害的批判反思能力,引导学生领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逻辑,激发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
二、以思启智,助力高质量人才选拔
(一)落实课标理念,彰显素养立意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集中体现。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坚持素养立意,精心设计考查方式,将核心素养考查有机融入试题。例如,第25题要求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来源、不同观点的史料,在历史解释中形成基于证据的历史结论,突出考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彰显“论从史出”的史学思维导向。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融合在第26题中亦有体现,学生需在特定时空下分析南方地理位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凸显“历史理解需置于特定时空条件”的学科特质。
(二)优化试题设计,提升思维品质
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加强对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考查是培育高阶思维的重要途径。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43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通过呈现唐代诗人分布图、唐代后期进士分布图两个问题情境,设置提出历史认识的探究性任务,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建立史料与教材相关知识的逻辑联系,最终解决问题。该题作答角度多样,思维过程考查完整,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
(三)创设真实情境,强化关键能力
真实的问题情境是检验关键能力的重要载体。真实情境类试题能引导学生形成运用学科知识、历史思维解决复杂现实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实践智慧。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第28题以明代中后期区域化产业分布情况创设试题情境,要求学生理解明中后期商业贸易网络形成、地域性商帮兴盛的经济状况与历史地理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利用生产、生活经验和已有历史认知加以分析作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以考促教,引导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助力改革稳步推进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成果,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在保持考查要求、考查形式稳定基础上,加强对新课标新增内容的考查。通过设置与新增知识点契合的试题情境,检验学生对新增内容的认知深度与迁移能力。例如,第34题以20世纪初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运动内容为知识背景,以奥夫雷贡土地改革为情境,考查学生对拉美民族民主革命和改革积极意义及局限性的深层理解,其本质是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该题较好实现了统编教材内容与核心素养的融合,为新课程改革提供评价支撑。
(二)夯实知识基础,突出基础性考查
202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及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机遇新挑战时,强调“教育不能把最基本的丢掉”。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注重加强对基本概念、基本史实等内容的基础性考查,引导中学教学回归课标、回归课堂。例如,第27题紧扣课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的内容要求,以北宋前期在今河北中部一带修建军事工事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宋辽、宋金、宋与西夏关系等基本史实的系统了解。第31题紧扣课标“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的内容要求,考查学生对古代埃及文明特征的基本了解。这些试题致力于引导教学夯实学生知识基础,为学生高阶能力的养成筑牢学科根基。
(三)丰富五育入题形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指出,深化高考综合改革,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或考核内容体系。2025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注重挖掘历史素材的五育融合价值,引导学生感受历史情境中的体美劳元素。例如,第30题以晚清时期“小放牛”儿童游戏画面为载体,创设体美劳融合的试题情境。场景中儿童对牵牛者、牛、骑牛者等角色的扮演,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劳动认知;儿童对动物耕作的形态和协作的模仿,展现出古代民间的艺术创造能力;儿童扮演角色时协调的身体姿势,呈现其健康的身体状况和较强的协作能力。该题既考查学生对农业文明与民众日常生活关系的认识,也引导教学关注体美劳等隐性教育要素,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职业技学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江西青年职业学院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健雄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宜春职业技学院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九江职业大学
九江理工职业学院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南昌理工学院